您的位置 首页 > 国内资讯

“沂路生花·乡韵新生”乡村振兴实践团:青春躬身乡土间,实干绘就振兴图

2025年8月2日至9日,山东科技大学“沂路生花·乡韵新生”乡村振兴实践团赴淄博市沂源县开展为期8天的实践调研,累计走访12个村镇。团队以“党建红”…

2025年8月2日至9日,山东科技大学“沂路生花·乡韵新生”乡村振兴实践团赴淄博市沂源县开展为期8天的实践调研,累计走访12个村镇。团队以“党建红”领航、“产业绿”筑基、“法治金”固本、“文化彩”赋魂,用脚步丈量齐鲁乡土,以行动书写青年担当与振兴答卷。

党建引领:初心照亮振兴路

实践团走进朱彦夫教育基地,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面向党旗重温誓词;在618战备电台旧址,成员梳理展陈信息、记录设备要素,拟形成“红色资源微地图+研学线路”建议稿。在计宝屿村调研中,村支书提出三类现实瓶颈:主干道约3.5米、旅游大巴通行受限;35岁以下青年占比偏低、手作工坊缺运营人才;文旅项目启动资金不足。团队当场完成道路测宽、错车场景观察与车流抽样,访谈青年流动情况,初步形成“道路通行—青年回流—资金筹措”三张问题清单,并与村委建立对接,纳入后续可行性研究报告。

图为团队成员探访618战备电台旧址

产业振兴:从农田到直播间的实干足迹

赤坂村尊海食品生产基地,团队参与秋葵采摘与分级、3场线上助农直播,以“种植—加工—销售”的全链条呈现沂源特色农品;走访山东药玻展厅与生产车间、瑞阳制药厂区,系统了解玻璃制品制造与药品研发环节,梳理“农业原料—工业赋能—健康消费”的产业联动点。此外,在七河生物菌菇基地,成员跟踪记录“装袋—灭菌—接种—培养”标准工序,重点调研联农带动170余名村民就业的用工与收益机制;在华盛数字果园,团队参与智能灌溉与无人机巡园,形成“水肥一体化维护要点、病虫害监测与巡检频次优化”建议清单。

图为团队成员在赤坂村尊海食品生产基地进行助农直播

法治护航:基层司法现场学习

团队在鲁村法庭旁听一起土地租赁合同纠纷庭审,完整记录基层法官以调解化解涉农矛盾的过程;随后赴东里法庭调研“流动法庭”机制,了解法官深入田间地头巡回审判的工作模式。其间,团队与沂源县法院、团县委相关负责同志座谈,就当地特色产业、乡村治理与青年参与等议题交流实践观察,进一步认识到法治在产权保护、纠纷化解和营商环境中的基础性作用。

图为团队成员在沂源县法院与团县委、法院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座谈

文化赋能:艺术唤醒乡村生命力

在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许村,团队完成约30平方米“党建引领”主题墙绘,以公共艺术美化人居环境、凝聚向上力量;走进计宝屿村“峪见童年”工坊,体验梳子打磨、艾草棒制作等手作流程,记录非遗技艺的工序要点,并精心规划出以手工非遗推动乡村发展的方案;在下龙巷文艺汇演中,成员自编自演22个节目,将所得所感的民谣融入表演,乡风文明在沉浸式互动中润物无声。

图为团队成员于许村开展墙绘工作以宣传党建

图为团队成员自主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创新工作

成果沉淀:乡土孕育的青春智慧

实践团累计开展助农直播3场:以“秋葵采摘”展示农业链条,以“非遗手作”呈现工艺细节,以“村晚实况”展现群众文化风貌;形成万字调研报告,围绕产业升级、法治保障、文化创新等提出分析与建议。搬运秋葵筐磨出的水泡、调颜料到深夜的手印、庭审记录到指酸的笔迹,都是团队与乡土共同留下的成长注脚。

图为团队成员进入赤坂村尊海食品生产基地体验采摘

(徐乐 姬明顺)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/showinfo-2-15727-0.html

相关推荐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Q Q: 358067079

邮箱:358067079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 9:00-17:30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