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现在开始投票!” 主持人话音刚落,复地首府业主王先生突然举手:“请等等!这位牛x荣候选人是谁?做什么工作的?” 现场陷入尴尬的沉默。三分钟后,催促声再次响起:“请先投票,问题会后解答。”
北京朝阳区复地首府小区的临时投票点内,一场被业主称为 “本末倒置” 的选举正在上演。当主持人宣布开始推选筹备组成员时,业主李先生指着名单质疑:“公示五天都没人解释候选人背景,现在突然要投票?” 工作人员的回答令人愕然:“流程不能耽误,大家先投票,疑问结束后处理。”
选举倒置,程序公正遭遇挑战
在复地首府地下车库改造的投票室里,二十余位业主的困惑在空气中凝结。候选人名单上的“牛x荣”成为焦点,面对“是谁?住哪栋?职业是什么?”的连环提问,工作人员始终未作回应。业主拍摄的视频显示,当穿灰衬衫的男士第三次追问时,主持人敲着话筒重申:“请遵守秩序,投票后再提问。”
这场强行推进的投票最终以闹剧收场,令人震惊的是,次日公示的筹备组成员名单,竟与业主投票结果完全不符。程序违规远不止于此。朝阳区住建局备案资料显示,该小区采用的《业主代表推选办法》中,缺失候选人资格审查标准,对公示异议的处理机制更是只字未提。筹备组竟以 “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” 为由,拒绝公开候选人信息。“这好比让你选人大代表,却连候选人姓名都不告知。” 社区治理专家陈教授指出,复地首府的做法已涉嫌程序违法。
阳光实践,透明选举才是破局之道
当复地首府深陷信任危机时,上海浦东新区成山汇郡苑小区却通过全程直播创造了 84.94% 的投票率奇迹。8 位候选人不仅公开职业背景,还通过直播进行竞选演讲。关键的唱票环节在腾讯会议直播,计票过程被 400 余位业主实时见证。
杭州崇贤街道的实践更显技术赋能的力量。佳源名城小区开发的人脸识别投票系统,在区块链技术保障下实现数据不可篡改。系统开放期间,社区工作者为 30 多位高龄业主提供上门教学。
在制度设计层面,长宁区虹桥街道的 “业委会履职评估体系” 提供了长效保障。该体系从信息公开、财务规范等六个维度进行年度考评,评估结果直接关联物业奖励资金发放。更关键的是第三方审计小组的季度巡查,使小区成功追回 633 万元公共收益。
制度革新,才是破解选举困局的密钥
复地首府的困境折射出民法典时代的制度性难题。上海的经验值得借鉴。在闵行区禹洲府小区,“马尚投” 电子系统结合区块链存证技术,1 小时内完成 2787 张选票统计。系统特别设置 “双轨通道”,最终投票率达 74%,其中线上投票占比超 50%。
针对参与率难题,法律界人士建议探索分类计算机制。而北京市住建委近期推广的 “跨境投票通道”,则有效解决了复地首府等高端小区海外业主的参与困境。
在复地首府中心花园的凉亭下,几位业主仍在翻看《业主大会指导规则》。第三十条明确规定:“业主大会的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及时公告” —— 这句被反复划线的条文,此刻显得格外沉重。
而在不远处的合生汇商场中庭,电子屏正播放着上海成山汇郡苑业主投票的纪实画面。当主持人宣布 “龙湖物业中标” 时,全场爆发的掌声穿透屏幕,几位驻足观看的北京业主轻声感叹:“要是我们小区也能这样透明该多好。” 这声感叹,道出了千万城市居民对阳光治理的共同期盼。
(文:现代化文明社区建设调研员 周明)